长沙华勇空调设备有限公司
食品SC认证净化工程:食品无菌洁净室装修设计
专栏:新闻
发布日期:2025-04-18
阅读量:388
收藏:
食品安全问题及医疗用药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,如何实现安全可靠、高质量的医药及食品批量生产?食品及医药洁净室无菌设计尤为重要。
食品SC认证(食品生产许可证)中的净化工程和无菌洁净室装修设计是确保食品生产环境安全、卫生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相关要点和设计规范: 一、食品SC认证对洁净室的核心要求 空气洁净度 根据产品工艺要求,洁净室通常需达到 10万级(D级)~1万级(C级) 标准(参考GB 50687-2011《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)。 洁净空气等级(ISO分级标准)食品工业分级标准 灌装间 ISO等级 4级 内包材贮存室 ISO等级 5级 人员净化室 ISO等级 7级 高风险食品(如婴幼儿配方乳粉、无菌包装食品)可能需要局部 百级(A级) 环境。 温湿度控制:温度一般控制在 18~26℃,湿度 45%~65%(具体根据产品特性调整)。 气流组织:采用单向流(层流)或非单向流(乱流),确保无死角、无污染堆积。 微生物控制:动态监测浮游菌、沉降菌,表面微生物需符合GB 14881-2013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。 食品无菌洁净室装修设计指南 食品无菌洁净室的设计需严格遵循 GB 14881-2013《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》 和 GB 50687-2011《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》,确保环境满足微生物控制、温湿度稳定和交叉污染预防等要求。以下是关键设计要点: 一、洁净室分级与标准 洁净度等级(参考ISO 14644或GB 50073) 10万级(D级):普通食品加工(如烘焙、包装)。 1万级(C级):高风险食品(如乳制品、即食食品)。 局部百级(A级):无菌灌装、婴幼儿配方食品关键工序。 注:动态监测悬浮粒子、微生物(沉降菌/浮游菌)。 温湿度要求 温度:18~26℃(特殊产品如巧克力需更低温度)。 湿度:45%~65%(防止冷凝和微生物滋生)。 二、洁净室布局设计 功能分区 一般作业区(非洁净区):原料暂存、外包装。 准清洁区:预处理、缓冲间。 清洁区:核心生产区(如灌装、灭菌)。 需设置物理隔断(如彩钢板墙)和独立人流/物流通道。 人流/物流路线 人员流程:换鞋→一更(脱外衣)→二更(穿洁净服)→风淋(风速≥20m/s)→洁净区。 物料流程:外清间→传递窗(带UV消毒)→洁净区。 关键点:单向流动,避免回流交叉污染。 无菌实验室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,即:准备室、洗涤室、灭菌室、无菌室、恒温培养室、普通实验室。其中无菌室的外间应配有缓冲室。所有的房间面积不宜过大,吊顶不宜过高,以便于进行空气灭菌。无菌实验室的主要布局要求有如下几点: ① 入口避开走廊,设在细菌检验操作室内; ② 与操作室用两道缓冲间隔开; ③ 无菌室与缓冲间均须装有紫外灯,要求每3平米安装30w紫外灯一盏; ④ 无菌室内设有实验台中央(实验台与边台皆可),紫外灯距实验台面要小于1.5m; ⑤ 无菌室与操作室之间设有双层窗构成小通道。 三、建筑装修材料选择 墙面/天花板: 彩钢板(50mm厚,抗菌涂层)或不锈钢板,接缝处密封处理。 圆弧角设计(R≥50mm)防止积尘。 地面: 环氧自流坪(耐磨、防滑、抗腐蚀)或PVC地板(无缝焊接)。 门窗: 密闭型不锈钢门,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(防结露)。 四、HVAC系统设计 空气处理流程 新风→初效过滤(G4)→空调机组(冷热调节)→中效过滤(F8)→高效过滤(H13)→洁净室 换气次数:10万级≥15次/h,1万级≥25次/h。 压差控制:洁净区>准清洁区>一般区(梯度≥5Pa)。 气流组织 单向流(层流):用于高风险区域(如灌装线)。 非单向流(乱流):配合高效送风口均匀分布。 消毒措施 安装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(非生产时段消毒)。 定期清洗风管(避免积尘滋生微生物)。 五、关键设备配置 风淋室:双门互锁,吹淋时间≥15秒。 传递窗:带紫外灯和气闸功能,物料表面消毒。 洁净工作台:局部A级保护(用于无菌操作)。 在线监测系统:实时显示温湿度、压差、粒子数。 六、SC认证审核重点 文件记录 洁净室验收报告(第三方检测)。 HVAC系统验证报告 DQ(设计确认)、IQ(安装确认)、OQ(运行确认)、PQ(性能确认)。 日常环境监测数据(颗粒、微生物)。 现场检查 气流流型测试(烟雾试验)。 设备卫生死角(如管道焊缝、地漏清洁)。 七、常见设计问题与解决 问题1:洁净度波动大 → 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,调整换气次数。 问题2:湿度超标 → 增加除湿机或降低冷水机组温度。 问题3:人员污染 → 强化更衣程序培训,增设风淋室互锁系统。 下一页:烘焙食品厂净化车间
说点什么
发表
最新评论
|
|